古文觀止
         校對、白話翻譯:yny

卷一 ‧ 介之推不言祿  左傳 ‧ 僖公二十四年

晉侯賞從亡者,介之推不言祿,祿亦弗及。

推曰:「獻公之子九人,唯君在矣。惠、懷無親,外內棄之。天未絕晉,必將有主。主晉祀者,非君而誰?天實置之,而二三子以為己力,不亦誣乎?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,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?下義其罪,上賞其奸,上下相蒙,難與處矣。」

其母曰:「盍亦求之?以死,誰懟?」對曰:「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!且出怨言,不食其食。」其母曰:「亦使知之,若何?」對曰:「言,身之文也。身將隱,焉用文之?是求顯也。」其母曰:「能如是乎?與汝偕隱。」遂隱而死。

晉侯求之不獲,以緜上為之田。曰:「以志吾過,且旌善人。」


白話翻譯

晉侯賞賜跟隨他流亡的人,介之推從不談賞賜,賞賜也從沒給過他。

介之推說:「獻公的九個兒子,只剩君王在世了。惠公、懷公沒有親近的人,國內外都離棄他們。如果上天不滅絕晉國,必定會有君主。主持晉國祭祀的人,除了君王還有誰?這是天意立君主為王,而那幾個人卻自以為是自己的功勞,這不是欺騙嗎?偷別人的財物,尚且叫做盜,何況是冒取上天的功勞當做是自己的呢?下位者把罪過當成義理,上位者賞賜他們的罪惡,上下相互欺蒙,這就難和他們相處了。」

介之推的母親說:「何不去討賞呢?就算到死,能怨誰?」介之推回答說:「既已責備他們的罪過還去效法,那我的罪過就更深重的了!況且已口出怨言,就不該再受他的俸祿。」介之推的母親說:「也讓他知道一下,如何?」介之推回答說:「言語,是身體的文飾。身體就要隱遯了,哪用得著文飾?文飾就是求顯達了。」介之推的母親說:「你真能這樣嗎?那我和你一起隱遯。」於是隱居到死。

晉侯找不到介之推,就把緜上作為他的祭田。說:「這是用來表示我的過失。」並且表揚好人。」